最近的一些思考

2013-03-11 22:22:00 +0000

写在前面

不知不觉开学两周,状态渐渐回来,好久没有写博客了.

开学做的几件事:

  • 重装系统
  • 博客搬家

关于“稳健环境”

装Win7+Ubuntu一年多了,Ubuntu从10.04升到了12.04, 上面的软件越装越多,系统越来越臃肿,盲目的升级引发依赖关系问题,加上新版本的BUG,使得系统使用起来顺畅感全无,经常会成为打断思考的绊脚石,做点东西的三分热度都花在了对工具的修整上真是傻。可是又你忍心重装,毕竟上面还是有一些搭好的环境,就这样啃着“鸡肋”,耗费这自己的精力。追求系统的更新为最新,往往会成为“小白鼠”,倒在系统BUG的鸿沟里,真的找不到北,更别说完成任务了。这次我直接重装为12.04(较为稳定的版本),对于系统,做为大环境,只要满足“稳定”就可以说成功了。

关于“好工具”

之前总有“把所有的工作都在命令行下完成”极端的想法,现在想想真是愚蠢,虽然命令行在一定程度上更为接近实现,对于某些工作门槛还是有的,曲线比较陡,把“所有工作”无疑是一个时间黑洞。系统对我们来说也只是一个工具,做一件事,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事:“怎样做可以完成?怎么做更为符合专长?怎么做更为符合喜好?”,而之前我的思考方式是本末倒置的,遇到问题,不从解决问题出发来解决问题,而是从喜好出发,很多时候略显肤浅。
对于工具,我一直有略为极端的偏好,我觉得好工具应该有的几个特点:专业、简洁、可扩展。专业就是说可以完美的完成任务,高效、准确、安全;简洁其实也是属于“专业”的部分,是说完美的解决一类任务,而不是“及格的”解决很多任务,工具功能范围强大往往导致不“专业”,而且用起来耗时,简洁是轻便的居家旅行必备;可扩展是说用户DIY的空间比较大,可以与其他工具完美组合。 开学从Octopress转战jekyll,觉得Octopress有点臃肿,自由度略低。我觉得直接jekyll更为符合我的“好工具”的原则. 目前遇到的几个离不了的“好工具”:Vim Git Jekyll ####关于“编程语言” 假期在家,读了《SICP》的前两章,接触了Scheme,有置身“世外桃源”的感觉,函数式编程语言,把过程做为方法、参数、返回值。语言抽象的表达,寥寥几句,几对括号,就是一阵头脑风暴,而这正是其魅力所在。之前只是深入的学习里C,略为使用了C++、Java,不是很喜欢那种繁冗的表达方式。现在看来,自己又肤浅了,想起日本的以为大师说的“如果你局限与一种语言(工具),我们的思维也会收到局限”.语言也是一种工具,但他会影响我的思考方式,所以应该接触各种语言,去做各种实践,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,Think out of box! ###现在最后 稳健的环境+一套“好工具”+OpenMind = ?